第四百章:河北的及时雨-《三国之袁家逆子》


    第(3/3)页

    土地少了,肥料所起到的效果也会小,这是不需要多加调查就能够得出的结论。

    是以,此时此刻,虽说堆肥法所带来的惊人效果,已经随着徐州这一番大丰收,传遍了整个大汉各个诸侯的耳中。

    但在这些诸侯们看来,袁谭眼下所掌控的徐州,也不过是刚好实现了收支平衡而已。

    想要出兵远征,至少还需要一年的功夫才行。

    荀彧所给出的,隐瞒真实产量的计策,在世人这样的认知下,有着充足的可行性!

    ……

    徐州,在袁谭命令下,荀彧迅速起草了一封书信,发往河北,附带的则是堆肥法所取得的效果和堆肥处理处的设置方案。

    在得到这封书信后,袁绍虽说谈不上如获至宝,但对于自己这个儿子还是颇为满意。

    同样是秋收,袁绍很无奈的发现,自己虽然从世家手中解放了大量的佃农,但这些佃农和同样从世家手中得到的田地。

    所能够给他带来的收入增长虽然有,但却远远没有多到让袁绍满意的地步。

    今年整个河北幽、并、雍、冀,四州加在一起,赋税增长也不过是三百万石而已。

    三百万石粟米,听起来很多,但放在河北大军面前,也不过是半年的军费而已。

    而且这还是指河北五十万大军不出征的情况下。

    一旦出征,军费的消耗翻倍都是说少了,一名士兵在平日里只需要一月一石粟米便可以保证训练、巡逻等日常的能量消耗。

    可要是上了前线,大量的体力消耗工作,包括战场厮杀等等,至少需要两石粟米,还需有干菜、肉脯等等。

    才可以确保士兵们的体力和士气不至于因为非战争原因而跌落。

    更不用说,河北不同于徐州,可以种植水稻,河北只能够种植小麦,一年只有一次收获的机会。

    袁绍原本计划,是在定安三年的腊月,也就是后年出征曹魏,一举荡灭自己这个发小兼一生之敌。

    但按照眼下这个粮食产量来看,哪怕河北再积蓄两年,估计还是有所不足。

    袁谭这个时候送来堆肥法,可以说极大的缓解了袁绍所面临的困境。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