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样分明的科目,好处是学徒们可以很快的系统掌握一门手艺,在流水线工艺已经完成推广的将作院中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 随着经验的累积和见识的增长,还可以自己再申请去调职到其他师傅哪里,学习别的手艺。 最终融会贯通之后,便是一枚崭新的大匠出炉。 袁谭对于军院的构想,大致如此。 “军院中,准备开设三门常规科目,和三门选修训练科目。” 常规科目,分别是骑术、体能,还有识字。 选修科目则是射术、矛术、刀术三种。 徐州正兵的训练时间是三个月,三个月后,每个正兵至少需要三门常规科目通过考核,再完成一门选修科目的考核。 方可以正式进入到徐州正兵的序列中。 听到袁谭的话,徐庶和邓艾却是一愣。 “识字科?老师的意思,是要我徐州正兵,人人都要识字?” 邓艾和徐庶都是有些发愣。 这年头的士子们还都保持着“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愚民思想。 即便是徐庶和邓艾,一直跟在袁谭身边,这种根基于他们心底的思想还是一时间难以改变。 听到袁谭竟然要教这些厮杀汉们识字,两人皆是有些意外。 “怎么?你们是觉得厮杀汉学不了字吗?” 袁谭眉头一挑,看着二人,淡淡问道。 他虽然语气平淡,但言辞之中那隐藏的怒气还是让徐庶和邓艾不敢怠慢,急忙躬身说道:“弟子不敢,只是觉得,三个月时间,那些正兵们又要日常操练,还要再去识字,恐怕有些强人所难啊。” 袁谭摆摆手笑着说道:“那些士兵们哪怕再不济,也都是战场上历练出来的老兵,那些常规课目对他们而言不过手到擒来而已。” 更何况,袁谭不打算靠着一个军院,一个简单的识字科就能够培养出来一大群读书知礼的士兵。 那纯粹就是白日做梦。 他所要的,只是让这些士兵们从军院中出来之后,能够简单的学到一些文字就可以。 不需要太多,三个月时间,每个士兵至少需要掌握一百个常用字,还要会写自己的名字。 听到袁谭的标准,徐庶和邓艾才是松了一口气。 他们是真怕老师一时兴起,要在军院中搞什么私塾,教授经学之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