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章:徐州建设军团的构想(下)-《三国之袁家逆子》


    第(2/3)页

    恨不得指着百姓的头说一句,为什么你不能既不吃饭又能够种田,还能够把老子分配给你的活做的又快又好,你是不是不努力?

    到了这个地步,百姓们想要活命,便只有造反一条路可以走了。

    但其实吧,很多劳役工作,靠着那些临时征发起来的百姓们去做,也并没有说做的多好。

    反而搞得是怨声载道。

    所以早在邺城的时候,袁谭就曾经想过,或许可以借鉴一下现代经验。

    搞出一个专门的生产建设军团出来。

    这个军团人数不需要太多,把控在十万人即可,每个军团的辖区为一个州。

    这个生产建设军团的职能,一方面,是为了在乱世结束后,帮助各个州郡快速恢复生产。

    包括且不限于开垦荒地,疏浚河道,重新建设水渠等等的生产建设工程。

    而相应的,开垦出来的荒地中,将按照对应的田亩数,赏赐给这些军团的士兵。

    以徐州为例。

    在得知泰山贼的消息之后,袁谭便盯上了这只可以说是为他这个构想量身打造的泰山军。

    “十万泰山军,经过整编之后,进行专业的训练,专门负责疏浚河道,开垦荒地,平整土地,以及相应的城市建设。”

    袁谭伸出手指,在臧霸面前晃了晃,点出三根手指。

    “作为养军之用,泰山军将改名为徐州生产建设军团,其养军之粮,就从所开垦出来的荒地中收取。”

    袁谭的计划很简单。

    徐州生产建设军团开垦出来的荒地,并不由他们直接耕种。

    而是交给流民们耕种,流民耕种,前三年,上缴的税赋,其中抽取三成,作为养军之用。

    换言之,徐州生产建设军团开垦的荒地越多,他们能够拿到的养军粮就越多,士兵们收入也就越高。

    但这种收入肯定不能长久,别的不说,当这些荒地开垦出来以后,开始几年出产或许并不多。

    但随着地力逐渐被开发出来,年产量肯定会越来越多,到时候徐州生产建设军团的收入超过徐州正军都不例外。

    这自然就有违了袁谭成立徐州生产建设军团的初衷。

    倒不是他不想见到徐州生产建设军团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