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八章:初战告捷!-《三国之袁家逆子》


    第(1/3)页

    接下来的战事并没有多少悬念。

    逃出箭雨的乌桓骑兵大概有七千余名。

    若是他们能够有组织,哪怕不转身反击,只是在撤退的时候有条不紊。

    对上刚刚修养不久,还没有恢复元气的蓟镇骑兵,至少也能够给追击出来的蓟镇骑兵造成不小的杀伤。

    只可惜,他们的主帅还有主帅的副将,都死在了第一波箭雨袭击之中。

    长弓的射击没有太多优点,归结起来就三个字,快、准、狠!

    这个准,说的是密集射击的情况下,凡是被箭雨覆盖到的区域,里面的士兵基本上都要中上一箭,有些运气不好的倒霉蛋。

    比如说勃竭奴那种的,中上三四箭都是寻常事情。

    至于狠,那就更不用说了。

    哪怕只是挨上一箭,除非是擦破皮的那种伤势,否则,至少也是个残废!

    这可是货真价实的贯穿伤,在这个年代,哪怕是中原的将官受到这种伤势,都会有极大可能因为细菌感染伤口而死亡。

    更不用说,这些生活在草原上缺医少药的乌桓骑兵了。

    一旦被射中,当场死亡绝对是最仁慈的做法!

    如果回到草原上,没有医药的他们,只能够哀嚎着等到伤口溃烂细菌侵入全身,高热而死!

    那才是最残酷的结局!

    总而言之,之前城头下那一拨箭雨,已经让这一万两千乌桓骑兵损失了将近三分之一。

    这可不是后世的现代战场,在古代,一只军队战损超过十分之一就有崩溃的危险!

    更不用说,组织力度还要更弱的乌桓骑兵了!

    他们来到中原是为了什么?无非是抢劫而已!

    打的就是一个顺风仗。

    哪怕蹋顿再雄才伟略,也不能够改变他所组织起来的乌桓骑军,实际上不过是各个乌桓部落联合在一起的联盟军队而已。

    这样的军队,在进攻襄平、北平的时候,发挥的还算出色。

    但当他们在蓟镇城下,遭到迎头痛击的时候。

    这只军队立刻就暴露了他们的本质!

    无数乌桓骑兵哭爹喊娘,拼命的奔逃,甚至连回头一战的勇气都没有。

    原本蓟镇的铁骑们还在担心,毕竟大家的体能都没有回复,甚至战马都不能够快速奔驰。

    战马也要养膘啊!

    这个时候,只要乌桓人来上一波发冲锋,哪怕此刻在战场上的蓟镇甲骑要比乌桓铁骑要多,最后的结果,也很可能是蓟镇甲骑大败!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