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能够做到这一点,沮授相信,袁谭绝对不是什么世人眼中的鲁莽之人,而是早就做好了万全的准备! 当下,沮授把眼一瞪,看着沮安呵斥道:“就你知道的多么?还不快去送书简,别再这里耽搁!’ 沮安见到老爷发怒,不敢再多话,连忙一溜烟跑出了府邸,上街去寻人送信了。 而沮授安排完了沮安,则又回到了书房中,准备趁着这会儿时间,将昨晚阅读时候记下来的笔记再重新看一遍。 袁谭的规划中,最为精髓,也是最让沮授敬佩的一点,便是袁谭对于草原牧民们的收拢。 若是袁谭没有说这一点,而是一昧强调,用蛮力屠灭匈奴等族群,让他们畏惧大汉,进而为奴。 又或者是一昧怀柔,让世家和草原诸族在草原上和平共处。 无论是这两种的哪一类,都绝对不会让沮授对袁谭这般敬佩。 虽然,这两种选择,才是大汉当下最常见的选择。 然而,袁谭却是另辟蹊径,从新的角度入手,给世家想出来了一个全新的思路。 毕竟,作为后世人的袁谭,要说对于哪句话印象最深刻,那自然是那句:“要把我们的朋友搞的多多的,把我们的敌人搞的少少的。” 草原异族残暴,这种残暴可不单单是针对汉人,同样也是针对自己的族人。 底层牧民在上层的部落头领那里,与其说是牧民,倒不如说是牧奴更加贴切。 在中原已经进入到封建王朝制度的大背景下,草原上的诸族依旧维系着原始的部落奴隶制生态。 底层牧民的生活状况可想而知。 若是说中原汉民们的生活,在汉末称得上是水深火热,那么牧民们的生态,基本上称得上是人间地狱了。 一层一层的盘剥,这就是草原上的生存法则。 大部落剥削中等部落,中等部落剥削小部落,小部落只能够压榨牧民以求在大部落的羽翼下得到苟存。 等到实在撑不下去了,这些小部落就会举族南下,别误会,他们可不是来打草谷的,而是来投奔大汉,请求内附。 有汉以来北地那么多内附的匈奴部落,甚至诞生了“南匈奴”这样一个独特族群,其来源大抵如此。 但不管是内附的小部落,还是依旧在草原上横行的大部落。 对于底层的牧民来说,他们的苦只是从北边的草原,换到了靠近中原的草原上而已。 为什么他们不反抗? 说白了,就是因为没得选。 牧民脱离部落后,在大草原上根本活不下去! 你一个人,没有马,没有牛羊,你靠什么活?啃草根还是打猎? 根本不可能! 而袁谭给世家设想的道路,便是给这些被压迫的底层牧民,一个新的选择。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