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六章:世家的畏惧!-《三国之袁家逆子》
第(2/3)页
颍川陈家很安分,所以陈震也不担心,他为难的地方只在于,自己传话传的不到位,很可能背锅而已。
是以,哪怕袁谭已经做出端茶送客的姿态,陈震还是装作一副没有看出来袁谭的暗示的意思,坚持问了一句道:“齐候,真的已经停不下来了吗?”
陈震的话语中并不缺乏同情,说到底他也是世家子出身,对于袁谭用均田令这砍在世家骨子里的一刀也是有些发憷。
袁谭自然听出了陈震话中的意思,沉默了片刻后,摊开手说道:“陈震先生觉得,现在我若是出去宣布均田令暂停推行,蓟镇的将士们能够答应吗?”
陈震一时语结,只能讷讷无言。
虽然话说的很死,但袁谭沉吟了片刻后,还是多说了一句道:“其实孝起先生倒也不必过于担心,世家和大汉乃是一体同休,我既然锐意革新,自然不会只革新大汉,世家,我会给出一条新路走,但是否走这条新路,说到底,还是要世家自己决定。”
陈震为之一愣,看向袁谭的眼里有些诧异。
他委实没有想到,袁谭居然会说出这样一番话来。
说到底,世家对于均田令的反应会这般剧烈,究其根本,还是因为均田令的推行,在大汉的世家眼中,无异于将他们的根基给拔去。
什么叫耕读传家?
真要是以为那些世家各个都是亲自下到田地里去耕地,那就是天下最大的蠢货了。
耕读传家说到底,不过是世家靠着官面上的身份占据了大量的田地。
再靠着这些田地,雇佣大批的失地佃农,由他们来负责耕作,至于收成,那自然要供养主家了。
佃户能够拿到足够自己吃到明年秋收的粮食,就已经是主家仁慈了。
耕读传家的背后都是无数佃农的血泪,而世家子弟的风流倜傥,冠带风华,全部都是建立在这些血泪之上的。
一旦这些血泪消失了,世家赖以为生的根基也就不复存在。
袁谭原本也准备,在均田令推行的同时,同步对河北境内的世家进行拔除。
但在之前清剿蓟镇豪族的时候,袁谭敏锐的察觉到了一个问题。
那就是……人才不够用了。
这里的人才并不是指徐庶、郭嘉这样的稀世大才,而是指那些在衙署中并不会被袁谭投注以过多目光关注的吏员们。
古代和现代最大的差异在哪里?
技术?生产力?亦或是制度?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