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三章:豪族欺压!-《三国之袁家逆子》
第(3/3)页
可要是蓟镇豪族们盯上了小老百姓家中那最后一点田地,那花样可就多了。
就以赋税为例,朝廷明令征收三成或是四成,到了州郡再加上一成的杂税,到了县里再加上一成。
这就变成了五六成的赋税了,这还算好的。
但偏偏从县里到乡里,再从乡间到百姓,这个过程中,就是完全的灰色地带了。
朝廷说征收三成,但三成要的是一份帛布两分米粮。
可到了乡间三老们口中,就会变成朝廷征收的全部都是帛布,不要米粮。
什么,老乡你没有米粮,这可不行啊,来来来,正好我家开了一个布行,帛布正便宜着呢,三斗米一尺布,你只要卖十石米就够交赋税了!
什么,你没有十石米,那可不行啊老乡,赋税交不够可是要挨板子蹲监牢的啊,诶呀,看咱们都是乡亲,我也不能看着你跳入火坑啊,老乡你看你家里有没有儿子或者女儿啊。
诶呀,老乡你爱惜儿子女儿不想卖啊,啧啧啧,我懂我懂,父母爱子之心嘛,太对了,没事儿,这不有我嘛,还能让老乡你真去蹲号子不成。
这样,我出钱,替老乡你交了赋税!我借你十石米!只算三分利,一个月三分,不用急着还,明年秋收了再还我,来来来,在这里签个名或者盖个手印就行了……
如此这般一番操作下来,等到明年老乡终于丰收了,想着可以还上大善人的欠粮了,结果拿出来借条一算。
扣去原本的十石米之外,还需要再还上整整三十石甚至五十石米!
到这个时候,原本和气大方豪爽的三老们可就不复之前的模样了,直接上门,要么把儿子女儿卖了,要么就把自家的田卖了。
蓟镇豪族也好,刘映自己也罢,就是靠着这样的操作,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
硬生生将整个蓟镇周边的上百万亩良田,变成了他们自己的产业,蓟镇四大豪族,哪个家族名下不是挂着几十万亩地?
当然,名义上,这些豪族保有的土地只要可怜巴巴的几百亩而已。
至于那消失的田地去哪里了,那就不是豪族们能够知道的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