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六章:徐州商事·游商-《三国之袁家逆子》


    第(3/3)页

    但即便有优待,那也只是少部分商人的事情,而且大多数都是诸侯们的家属、旁系亲知,最次最次,也要是本地出身,传了好几代家业的那种商人才能够得到这种优待。

    至于那些外地的商人,能够安安稳稳的在本地做生意,就该烧几株高香,谢谢财神爷保佑了。

    所以,当袁谭出台的政策在徐州传开之后,不仅那些最早留在徐州,看重徐州安定平稳的商人们感叹不已,很多离开徐州的游商,都是听说了些许风声,一个个都是很心动。

    毕竟,徐州军制经过改编之后,各个关键的要冲都有折冲军府,每个月的例行操练时候,折冲军府的将官们都会带着手下的府兵。

    去清剿周边的盗匪流寇,一方面这些是军功,而且还不是府兵们辛辛苦苦干上几年熬资历才能够换来的军功。

    而是实打实的,只要府兵们能够得到盗匪的头颅,当场就能够得功一级,凑够几转,说不得就能够提前拿到那个军功抚恤制的名额了。

    所以府兵们自然踊跃前往,而府兵严苛的军制,又限制住了府兵们杀良冒功的胆量。

    一时间,不仅徐州的商道很是安全,连带着徐州周边中原各个州郡的商道,都是变得平安了许多。

    这样的变化,对于商人们来说本来就是一个极大的利好。

    眼下齐候袁谭居然又出台了这样的新政,优待的不止是本地商人,而是惠及所有,只要愿意来徐州做生意的商人,都可以得到优惠。

    哪怕是游商,只要能够带来徐州急缺的货物,税收上也能够得到减免,即便货物卖不出去出现积压,官府也会出面,以一个相对合理的价格进行收购。

    这样的政策,对于商人们来说,简直就是一大块散发着甘甜香美气息的肥肉,吸引着他们。

    于是,随着八月中秋的临近,越来越多的商人赶到了徐州,反正优惠政策对于游商也一样,若是齐候玩钓鱼执法那一套。

    他们大不了将这批货物脱手,人再跑路就是,反正出来做生意,总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而亏损,对于商人们来说,这种事情他们早已习惯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