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郭嘉对于曹操的重要性,以及忠诚度毋庸置疑。 甚至郭嘉和曹操之间的关系,绝对称得上是高山流水遇知音的那种。 郭嘉虽然有一个郭姓,但终究不是颍川郭氏的嫡子出身,只是一个庶出子而已。 这样的人物在颍川自然不可能出头,但偏偏被曹操慧眼识英杰,其相遇相识相知几乎不亚于正史上的诸葛遇刘备。 但就是这样一个人,曹操都是不惜抛洒出去。 郭嘉的身体状况,不要说程昱了,就连贾诩这个曹营中的边缘人物都是看的分明。 如果能够静心调养,说不得还能够再活两三年甚至更久。 但现在,若是将郭嘉派出去出使,就郭嘉那身子骨,即便能够完成这项任务,只怕也会在完成之后,即刻油尽灯枯。 或许郭嘉对此并不会在意,就从郭嘉在接到出使的任务后,毫不犹豫的就离开许昌,出使襄阳。 就能够看出,对于曹操的选择,他并不在意甚至说甘之如饴,为了曹操的霸业,郭嘉不介意燃尽自己的生命。 虽然类比不当,但此刻贾诩只想到了一句话,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或许郭嘉和曹操身处局中,不会觉得有什么大不了。 但作为旁观者,贾诩也好,程昱也罢,从这件事中只感受到了一点,那就是曹操的冷酷绝情。 是否一定要派郭嘉出使? 这当然是一句屁话,曹营人才济济可不是什么套话,哪怕在之前的中原大战中屡次损兵折将,曹操的夹带里,也并非只有郭嘉一个适合出使的人才。 只是派遣郭嘉出去会万无一失而已。 但派其他人,失败的几率也并没有大道令人不可接受的地步。 但曹操就是为了这个万无一失,不惜付出郭嘉的性命。 这让程昱和贾诩,只觉得脊背有些发凉。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这是忠诚这项美德最高的典范,但此刻坐在这小酒馆中的二人,无论是程昱也好,还是贾诩也罢。 他们都不是这种舍生取义型的人物,倒不如说,到了汉末乱世之中,局面越是混乱,这种愿意为了忠诚、大义付出性命的人就越少。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