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又有周瑜这个三国之中足以排进前三的奇才从旁辅佐,江东军在正面战场上的战斗力,已经远非正史上同时期的江东军可以相比。 荆州军猝不及防之下,自然是吃了一个大亏。 但纵然猝手不及,被江东军重创了一波,荆州军还是能够在最后关头反败为胜,重新夺回夏口地区。 还是足以证明,荆州军本身的素质并不差。 只是缺少战火的淬炼而已。 而魏延能够在荆州军中排的上号,甚至有些不小的名气,连文聘都颇为看重。 这样的人物,怎么可能能力差? 更不用说,荆南大战中,魏延和甘宁这两个之前,一个名声不显,一个被人视之为贼寇的人物。 皆是在文聘麾下,大出了一波风头。 甘宁领着锦帆军和孙策的亲骑硬撼了一波,先后战败了江东老将韩当、程普,最后甚至抖擞精神,和孙策大战了四十余合,最后还是因为体力不支才黯然败走。 虽说没有成功拿下孙策,但也完成了早前定下的战略目标,成功拖住了孙策亲骑的机动性。 为文聘围歼孙策亲骑创造了绝佳的战机。 而魏延呢? 在救援武陵、长沙、桂阳三郡的战役中,亦是先后同江东勇将董袭、蒋钦、贺齐、全琮等人斗过招。 在后人看来,这些江东大将的武艺至多只能算作二流偏上。 被魏延这个一流猛将击败合情合理。 但对于当代人来看,那就是魏延这个之前名声不显的一个军中小将,居然先后战败了江东四员有名有姓的大将! 别说荆州军内部的震撼了,就连魏延都是对自己这番战绩都是沾沾自喜。 更不用说在荆南战事收尾的零陵之战中,负责进攻兼断后的黄盖虽然最后下令撤军。 但不甘心的老将黄盖还是在退路上埋下伏兵,由江左骁将凌操和骁勇甚至更胜其父一筹的凌统率领。 在荆州军追击的过程中突然杀出,荆州上将鲍隆、陈应,一个被凌操刺死,一个被凌统斩杀。 大军当即陷入混乱之中,好在魏延及时赶到。 以一己之力,硬是顶住了凌统凌操这对父子的猛攻,这才避免了追击部队全军覆没的结局。 而魏延也因为这一战,彻底声名鹊起。 以至于,最后不得不黯然出走,以躲避刘表的陷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