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直接请人驾着马车,将他送到了徐州这边来。 原因很简单,袁谭给华佗的那封信上,只说了一件事,那就是,他袁谭准备在徐州将作院的学堂旁边,再修建起一座医学院出来。 和将作院的学堂、清平军学的学堂类似。 徐州医学院也是分为内外两科,并且分为速成班和长期班两种。 速成班,只学习三个月,主要培养战地上的军医,学习的是伤口的包扎,各种医疗器具的消毒和简单使用,以及一些简易的外科护理知识等等。 而长期班则是系统性的跟随华佗,以及在华佗名头下,聚集到徐州来的那些大汉名医们,进行医术上的学习。 而不管是速成班还是长期班,所有的学费都是由徐州官府进行支付,甚至在速成班和长期班中学习的学子们,每个月还有一石米的学俸。 倒不是说袁谭手上的粮食多的没处花,说到底,还是因为时代局限性的影响。 毕竟这年头,如华佗这样的名医,走到哪里都会受到达官贵人的追捧。 即便是山贼土匪,在听到华佗的名号后,都会以礼相待,不会对华佗还有类似的医师予以加害。 但是对于那些没有什么名头的乡间医师,还有在集镇上、县城中坐馆的小医生们来说。 他们不仅得不到名医的名气所带来的好处,往往还会因为病人的疑难杂症束手无策,而引来病人家属们的报复和毒打。 连带着当下的社会风气,对于医师都是不怎么看好,视之为下九流之一,只是比匠师好上那么一点点而已。 所以,想要兴建医学院,只靠着华佗等人的鼎力支持还不够。 还必须要开出赏格,才能够吸引来足够多的人前往医学院学习。 毕竟这些时日,徐州招来的流民也是越来越多,但真正适合流民们开垦的,抛荒一年两年的荒地就那么多。 已经差不多被划分完了。 剩下的那些流民,想要安家糊口,就只能从医学院和匠学院中做出选择。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