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欣喜的袁谭,史诗级奖池!-《三国之袁家逆子》


    第(2/3)页

    如果不是在前往徐州的路途上,受到过太多的冷遇,马钧也不会被袁谭一句话就成功破防。

    毕竟,马钧再不济,那也是扶风的孝廉,在汉灵帝时期就做过官的人物。

    但经过了社会的毒打,现实的折辱之后,此刻再看到袁谭这般礼遇,即便已经年近而立之年。

    马钧依旧觉得眼眶湿热,强忍更咽,躬身下拜到:“君候之礼遇,马钧铭记于心,但君候面前,马钧实不敢无礼,还请君候恕罪!”

    听到马钧的话,袁谭只觉得一脸懵逼。

    什么情况,我这好好的准备收服人心呢,大哥你这上来给我来一处热泪盈眶的戏码是在做什么?

    我是说错什么地方了吗?

    袁谭看着面前明显激动过头的马钧,有些头疼,但也有些理解。

    毕竟,他发出募匠令之后,陆陆续续也有数百名匠师从大汉各地跑到徐州这边来。

    虽说他袁谭没有那个功夫一个个接待,但从负责招募鉴别考核的将作院大匠那里。

    袁谭多多少少也听到一些消息,那些来自大汉各地的匠师们,在他们本地家乡受到的折辱,用一个字来形容,那就是惨。

    千万不要以为,生逢乱世,诸侯们对于铠甲军械无比渴求,就会因此而提高匠师的待遇了。

    正所谓,仓廪实而知荣辱,对于个人来说这个道理通用,对于诸侯来说,这句话,也一样适用。

    眼下诸侯纷争不休,敌人都快打到家门口了,你告诉我,一边是用提高待遇的诱惑,让匠师们赶紧锻造出铠甲军械来抵抗敌军来得快。

    还是直接将刀架在匠师们脖子上,或者架在他们一家老小的脖子上,告诉他们今天生产不出来三千套铠甲,他们一家老小就准备进坟地来得快?

    人的潜力是无限的。

    面对生死危机时的潜力更是可以被激发到无限大。

    大汉的诸侯们或许总结不出来这样的道理,但却无师自通的将这一句话践行的很明白。

    回想了一下自己听说的那些流言,袁谭叹了口气,看向马钧的目光之中,多了几分同情,又多了几分讽刺。

    同情是对马钧还有那些匠师们的遭遇。

    而讽刺,则是对那些目光短浅的诸侯们。

    再一次的,袁谭感觉到了自己身为穿越者的责任重大,他能够给大汉带来的,不仅仅是历史线的改变,更多的是他来自后世的先进思想,哪怕有着巨大的时代局限性。

    不能够一蹴而就,不然就走上了王莽的覆辙。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