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何必外求?-《三国之袁家逆子》
第(1/3)页
袁谭摆摆手示意自己知晓,让那名前来报信的使者下去。
李典和乐进听到自己故人的消息,一时间却是有些坐立难安。
同为投奔袁谭的降将,三人之间的际遇却大不相同。
一心只想保留自己军队的于禁直接被袁谭弃置,到也不能说弃置,下邳相的官位相对于禁之前在曹操帐下的偏将军来说算是高升了。
但对于一个武将来说,在这样的乱世中被转为了文职,这本身就是一个信号。
李典和乐进对视一眼,皆是看出了好友眼中的决意。
这段时间相处下来,二人也算多少看明白了徐州军的行事作风,有功必赏,有过必罚,并无降将内外之分。
但只有一点,袁谭对于麾下将领的行事作风有这极高的要求。
这个要求并不是局限在军纪或是练兵上面,而是理念上。
你可以不懂袁谭的理念,但当袁谭下命令或是暗示,又或者是你自己在一些关键性选择上没有主动跟进。
袁谭也不会刻意去等你,只会将你留在原地,当你迈步想要去追赶的时候。
那个机会已经被你彻底错过了。
很显然,在徐州军进行第二次大改制的时候,差不多前后脚投奔袁谭的昔年曹家三大外姓将领做出了近乎截然相反的选择。
而各自酿出的果实,也只能由自己来咽下。
袁谭没心思去纠结李典和乐进的心理活动,此刻的他反而被蒯越的行为迷惑到了。
若是大汉也有人间迷惑行为大赏的话,蒯越现在的操作大抵可以入选年度前十。
明明之前还在火急火燎,一副火烧眉毛的样子向袁谭请求收购徐州铠。
又是遣使者送信又是特意让蒯越亲自出使的。
眼下到了徐州之后居然不是第一时间前来拜见袁谭,开始即刻展开购置徐州铠的商议,而是大摇大摆的进了下邳郡。
准备先安歇一晚养精蓄锐再和徐州展开交流?
这是在开玩笑吧。
“看来荆州使者好似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急啊,是觉得有什么可以拿捏我们的地方?”
袁谭眉头一挑,目光转向左边的智囊团们。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