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听到邓艾口吃的问话,袁谭非但不觉得有半分烦躁,反而颇为兴奋。 即便来到三国这么久,麾下也招揽不少英才,但居然能够收获到邓艾,这样的意外收获,实在让袁谭有些高兴过头。 邓艾邓士载,这个大名,在三国前中期并不出彩,真正到他大放异彩的时候,还要到三国后期。 彼时三国乱世已近末尾,璀璨的将星大多凋零,就是在这样的时代。 邓艾这颗将星横空出世,毫不客气的说,眼前的邓艾,在三国后期,简直就是支撑起了魏国半壁江山的人物。 魏国双壁,邓艾钟会,相比较于钟会的谋略。 袁谭更看重的,是眼前邓艾的战略目光,和军争天赋! 他的麾下,冲阵猛将不缺,不管是黄忠、庞德、赵云,亦或是高览、马超、臧霸。 每一个都是能够冲阵杀敌的一流猛将,便是他自己,都是战阵上一骑当千的悍将。 但,能够坐镇全局,抓住战机,一击必中,指挥大规模军团作战的人物。 却是一个都没有。 徐庶虽然到手,但正在成长期,还不成熟,并且即便成长起来,徐庶也是类似于行军司马一类的人物。 但邓艾可不同,这位兄弟可是实打实,打出一个全盘灭国之战的人物。 更是在三国后期,指挥魏国和后来的晋国大军,和姜维战的有来有往,不相上下,甚至正面战场上击败过姜维。 这是一位真正的将星! 如果不是前期司马懿等人的压制,邓艾的名号,估计会更早的响彻中原大地。 而眼前邓艾交出来的这份书简,更是让袁谭确信,这位三国未来的将星,在这个时候,就已经开始闪耀起他的光辉了。 对于一位合格的大军统帅来说,什么最重要? 不是兵马多寡,不是将帅勇猛,真正的命门,就在于后勤,和士伍的管理上。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而这个知己,考验的,就是这一块的能力! 诸葛亮六出祁山,最终无功而返,仔细翻翻看看,有几次是因为军争不利? 都是因为后勤没有跟上,才只能黯然回师。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