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章:无奈的文聘-《三国之袁家逆子》
第(3/3)页
剩下的二等和三等工匠,只有二等工匠才能够和斗食吏看齐,三等工匠只有百石年俸而无官身待遇。
但至少这个募匠令能够送到他面前,就意味着荀彧有自信,可以让当下的士林接受这个安排。
不会引起太大的非议。
对于袁谭来说,这是一个极好的信号。
这意味着,随着他势力的提升,威望的增长,起码,在中原和河北地带,这些世家们哪怕不甘,也不得不开始尝试对自己让步了。
将这封募匠令转手交给徐庶,命令他将这一封募匠令传召中原河北各州。
甚至连汉中和益州都是派出驿马传递榜文。
有之前武乡一战的威望在,相信张鲁和刘璋即便不甘心,也不会对于这些驿马进行拦阻。
“先生,为何如此心急的募集工匠?”
徐庶自从得袁谭授书六韬之后,便一直对袁谭以师礼相待。
此刻见到袁谭面露喜色,终于找到机会的徐庶急忙问出了自己心中的疑惑。
袁谭看着自己这个弟子,笑了笑,有心想要和徐庶讲讲生产力之类的关系,但眼下和徐庶讲这些,还是有些太早。
毕竟徐庶现在虽然年纪和自己相仿,都是二十四五岁上下。
但不同于经历了两世为人的袁谭,徐庶的思想体系还未彻底定型,早年的游侠生活让他无心学习,依旧还处于迷茫期。
比起一下子就用填鸭式教学法,将徐庶变成一个呆板的机器。
袁谭更乐意在言传身教中,潜移默化的将自己这个弟子给培养出来。
想象一下,说不定日后会出现徐庶对阵天下世家的局面,袁谭不由得露出了颇为恶意的笑容。
毕竟,和诸葛亮、司马懿这些正史上有名的军师相比。
徐庶可是正儿八经的寒门出身,很有培养为科举制先锋的潜质。
也正是因此,袁谭才会对徐庶的那一声先生,表示了默认。
所以袁谭想了想,只是说道:
“一方面,是因为眼下徐州建设也好,日后恢复中原,重建各州也罢,都需要大量的工具农具,另一方面,却是因为眼下水锤转车的数量,还是有些少了。”
顿了一下,袁谭又说道:
“早做准备,总是没错,不过,除此之外,为师还有一个原因,但这就需要元直你自己去发掘了。”
说着,袁谭露出了一个神秘的笑容。
“现在齐候府也没有太多庶务,元直若有闲暇,不妨在将作院各处走走看看,建设军团那边,也不要拉下,说不得,会有些新的体悟呢。”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