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议事齐候府-《三国之袁家逆子》
第(3/3)页
“燕公那里已经有回复,在中旬之前,将会有三千匹驽马运抵。”
三千匹……这个数字不算少,但袁谭还是觉得有些不足。
驽马这种东西,更多的都是蓄养在那些商人们手中,毕竟商队中多有驽马转运货物。
而说到河北的商家,自然逃不过甄氏。
纳了甄宓的袁谭,随着自己地位水涨船高,甄氏也是跟着收益,眼下也该是他们做出些回报的时候了。
“请荀郎中再致信一封,送到甄家那里,让他们再筹集两千匹驽马。”
估算了一下甄家的财力,袁谭给出了一个相对合理的数字。
两千匹驽马,对于甄家来说,刚好在可承受的范围内,属于那种有些肉疼,但不至于伤筋动骨的那种。
荀彧点点头,将此事记下后。
袁谭又看向陈登:
“陈郎中,驽马到了之后,就由你负责监察官员们的分配,徐州六郡,民众分布不一,有些富户多的地方,就不必调配太多官马,毕竟他们自己有耕牛,像流民聚集的郡县,可以多分配一些官马,方便百姓使用。”
陈登会意抱拳,这些都是应有之义,他主张吏部,自然要负责监察之责。
但真正的分配工作,还是要着落在诸葛瑾手中。
袁谭特意叮嘱陈登一句,主要还是担心,自己搞来的这些驽马,到最后全便宜了世家豪族。
有陈登这个染血的屠刀在,起码能够让那些世家豪族,在伸手的时候,有所忌惮。
五千匹驽马运抵徐州,垦荒的效率应该还能够再提升一些。
不过袁谭此刻也不指望能够再垦出更多的荒地了。
徐州六郡残破的景象,已经让他有所明悟,五十万流民应该是一个上限。
这还是他占了泰山贼的便宜,不然,估计前前后后能够招募来二十万流民,就已经算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数字了。
过去十多年的战乱,有太多的人口死在了战火之中。
流民也是一样,此刻已经不同于黄巾之乱刚刚兴起,流民遍地的时节了。
十余年的战火淬炼下,超过六成的流离人口,不是死在了饥寒之中,就是被征召为士兵,然后死在了沙场上。
袁谭微不可查的叹了一口气,便将这些悲悯收在心底。摆摆手,示意众人可以散会后,他先一步起身,转回到了内宅。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