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六章:流民何处来?泰山上寻寇!-《三国之袁家逆子》


    第(1/3)页

    田地抛荒两年,这个数字估算的不可能那么准,实际上这个是怎么算的呢?

    就是专门去田间寻访,让老农们去查探那些荒地,那些的野草少一些,地力还留存一些,沟渠重新开挖还比较简单点的。

    如此粗略估算出来一个大致的标准,再画上一个大圈。

    得,这就是抛荒两年的田地了。

    似这样的田地,开垦起来需要多少人力姑且不提,便是能够赶在清明前后,把种子种下去。

    一年两季加在一起,收成能够有一石粮就不错了!

    五万顷地,合计二百五十万亩的田地,加在一起产量不过二百五十万石。

    听上去这个数字就不行也就不说了,合着还没有将作院卖一次甲的生意赚得多。

    而且,开垦这样的田地,流民的缺口又有多大?

    一户流民三口之家,一年能够垦出来十亩地就不错了。

    而袁谭的架势摆明了就是要在今年把这五万顷地全数开垦出来,那就意味着需要再招募二十五户流民!

    诸葛瑾上哪里去找那么多流民去?

    然而袁谭却一脸的淡然。

    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

    有堆肥法在,田地的肥力,问题不大!

    如今汉代的耕种还远远称不上精耕细作的巅峰,有堆肥之助,起码能够让田地产量翻上一倍。

    换言之,这五万顷地的年产,起码也有五百万石米粮!

    按照八公二民的分法,至少能够给齐候府上缴四百五十万石米!

    即便是这些糙米经过脱壳处理加工后才能够拿来充作兵粮,至少也有三百万石!

    加上现有的、即将开垦出来的那一万两千顷地,同样都是按照亩产翻倍来计算。

    扣去脱壳的消耗,到明年开春,两千万石粟米的储存袁谭不敢奢望。

    但达到一半,一千万石粮秣,足够支撑大军半年之久的粮草储备。

    却是绰绰有余!

    至于说流民,袁谭更是早就想好了方案!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