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所以,诸葛瑾在犹豫许久之后,还是决定往徐州一行。 若是袁谭真的如传闻中那般残忍,那么他总要尽一尽人事,劝谏袁谭一二。 但真正来到徐州后,徐州平静祥和的景象,却是让诸葛瑾吃了一惊。 尤其是在看到,磨练出来的徐州军,就在徐州城内扎营,但却始终未曾有扰民的事情发生后。 诸葛瑾对于袁谭的观感,一下子就从原有的枭雄、悍将评价,上升到了古之名将的地步。 但……所谓知人知面不知心,相比较于袁谭。 诸葛瑾其实还是更倾向于如今寄居的会稽一带的诸侯,孙策那边。 在孙策那里出仕的话,有他这个孙策帐下的官员在,家族那里多少也可以照应一二。 而且诸葛瑾也有几位好友,比如张昭张纮,弘咨鲁肃这些,对于孙策的评价都相当不错。 相较于并不熟识的袁谭这里,诸葛瑾倾向于江东,也就并不难理解了。 看着面露难色的诸葛瑾,袁谭不由轻笑一声,淡淡道: “诸葛子瑜先生莫不是觉得,我袁谭这里,不及江东风土?” 听到袁谭的话,虽然袁谭脸上带笑,但诸葛瑾却不敢有丝毫怠慢,连冷汗都出来了。 急忙躬身说道: “还请袁将军理解,实在是家事繁重,难以舍弃。” 见诸葛瑾这样表现,袁谭沉吟了一下,也是有些纠结。 平心而论,这样一位大才就在自己面前,而眼下他又准备经营徐州,作为一个前哨基地。 不仅在接下来针对魏国的战事中,徐州可以起到桥头堡的作用。 在灭亡曹营之后,以徐州为跳板,不管是南下进攻江东。 还是东进经营中原一带,都是一个极佳的地段。 而这个过程中,只靠着袁谭一人肯定不行,但他帐下如今的武将不缺,可文臣。 陈登与其说是文臣,倒不如说是儒将,至于说荀彧,更多的是擅长行军布阵方面的建议。 在内政上的长处,还是在于战争时期,确保后勤运转工作上,类似于三国前期,诸葛亮的那种地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