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对于这种情况,车胄满心以为,自己新投靠的这位少将军怕是早已准备好了什么锦囊妙计。 说不定只等于禁带兵攻城时,便会有新的一波袁绍军从天而降进入战场,将于禁一举击溃之类的。 所以袁谭才会在现在表现出这么淡定的姿态。 但这纯粹是车胄被之前袁谭攻城时表现出来的悍勇,和奇袭徐州的成功,导致的误解。 反而是跟随袁谭日久的高览才知道。 自家这位少将军绝对不是有什么充分的准备才会如此临危不乱。 他只是纯粹的……莽而已。 当然,说得好听点,也可以说是袁谭对自己的实力,有着充分的自信。 高览和车胄各怀各的心思,而曹营降兵们见到主将非但没有制止他们的议论。 以这些降兵们的脑力,也顾不得思考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计谋,只是觉得袁谭有些古怪而已。 但他们此刻更乐意去讨论一些有的没的的闲话。 毕竟,他们现在的身份处境实在是有点尴尬、 自战国以来,准确的说,是自从白起在长平一战后,坑杀赵国四十万降兵后。 那些在战场上投降的士兵们心中就笼罩上了一层常年不散的阴影。 生怕那些接受自己投降的将军们哪里看自己不顺眼,开口就将自己拖下去斩了。 乃至于直接坑杀降兵之类,都是有先例可循的事情。 更不用说,眼下徐州城的情况,非但没有因为他们大军归顺,而对降兵的尴尬机遇有所缓解。 反而在某种程度上加大了这种尴尬。 因为……眼下徐州城,正规军和降兵的数量对比,实在是太悬殊了。 平心而论,若是他们自己换到袁谭的位子上,自然也不会对他们有所放心。 所以降兵营虽然被袁谭大方放权,交到了徐州守军都比较熟悉的车胄手里。 他们内心紧绷的压力,还是未曾松懈下来,必须要通过聊天说话才能够得到缓解。 而对于降兵们来说,讨论的最多的,无疑便是接下来徐州可能会面临的敌人了。 “听说了吗?于禁将军带着援军杀回来了!” 一名降兵低声对身旁的同伴说道。 那名同伴不屑道:“于禁将军麾下出城时不过带来三千骑兵,便是杀回来又能怎样?” 那名降兵一脸神秘的说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