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杨修先生为何不语?-《三国之袁家逆子》


    第(3/3)页

    四世三公,天下仲姓!

    在袁谭面前炫耀家世,简直就是不知道天高地厚,自己给自己挖坑!

    “在下可没有在大公子面前炫耀家世的意思。”

    杨修在心里怒骂队友不靠谱,但神情依旧维系的极好,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

    “须知,我辈士子,当以才华立世,家世再好,终究只是外物。”

    袁谭毫无诚意的拍了拍手掌,“杨公子说的好啊,才华立世才是正道,只是不知杨公子,可曾注出某本经学?”

    “噗——”

    这一次,却是赵云都绷不住脸了,忍不住笑出了声。

    而袁谭下方的那一众学子,连杨修在内,一个个脸都绿了。

    注经?

    你在扯什么淡呢!

    你丫知道什么叫注经吗?张嘴就来。

    注经,简单来说,就是用自己的理解,将古代圣贤所著的经学,进行注解释义。

    听上去似乎很容易,但操作起来,难度可太多了。

    首先,需要注经的人,学问足够得到广大士子的认可,最起码,不至于门下连一个学生都没有。

    而这还只是第一步。

    接下来,还需要自己后台够硬。

    不是政治上的后台,而是学术上的后台。

    比如说郑玄,海内大儒,天下名士,不管是学问还是学术上的拥护者,都足够多了吧?

    可他注经,照样备受阻碍。

    要知道,东汉以降,古文和今文两大学派打的狗脑子都快出来了。

    你说你是假冒伪劣,我说你是空口胡扯。

    这个时候,谁敢跳出来注经,第一件事要做的不是证明自己的学问。

    而是先站队,但一旦站队,立刻就会被对家的士子们围起来挑错。

    大家都是凡人,谁会没有个错处?

    可偏偏注经这件事,本就是代圣贤立言。

    只要你被挑出来一处疏漏,哦吼,那你就等着完蛋吧。

    杨修咬着牙,在心里将袁谭骂了千八百遍。

    可偏偏,袁谭却还是一副无辜的样子,看着杨修,认真问道,

    “杨修先生为何不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