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9、七年2月21日 晴-《宋北云》


    第(3/3)页

    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的阅读着上头的内容,屋中也只剩下了翻阅纸张所发出的脆响。

    赵性看了一眼宋北云,而宋北云只是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水。

    “他们能认同么?”

    “能。”宋北云压低声音道:“这些人都是有反骨的,每一个都是将帅执宰之才,只是缺的一份引导。”

    时间过的很慢,赵性有些百无聊赖,而宋北云此刻的耐心显得特别好,他只是双手抱臂静静等待,因为如果没有意外,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是要把这份章程看上两遍以上的。

    章程中的内容需要他们细细品味、细细咀嚼,即便是宋北云这个撰写人,前前后后也写了三十遍,修改了上百遍。而这还并非是最终定稿,以后还是需要相应删节增添。

    赵性早就看过了,他现在就是看在章程的第一页那三个至高发愣,这里没有一定点皇权的事,全篇都是国家、人民和未来。

    这让他有一种强烈的想要求一道长生的欲望,想去看看未来之中国究竟是何等模样。

    “大家都好了吧?”

    宋北云看到大部分人都合上了章程,他站起身来:“若是看完了,现在是提问环节。官家与我会尽可能的回答诸位,若是我们回答不了的,将会拿出来进行探讨。”

    既然人家都说了放开了来,这帮充满了纯真而质朴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年轻人自然也就不客气了。

    问题就如潮水一般的扑向了宋北云与赵性,他们两个人将能够解答的问题都回答了,然后将不能回答的问题都记录在了本子上。

    而这里大部分的问题其实都可以归类在宋北云之前提出的三大问其中。

    即:为什么要缔造一个这样的国家,怎样缔造一个这样的国家和在这个过程中该干什么?

    当然,也有不少人问了一个问题——皇帝怎么办?

    这些问题能解答的都解答了,不能解答的则进入了下面一个环节,而对于所有人都关心的问题,宋北云则提出了一个反问。

    “诸位认为当下大宋乃至中国,最根深蒂固的顽疾是什么?”

    有人回答贪污腐败、有人回答政务拖沓、有人回答思想冗杂,却只有一个人回答到了宋北云希望的那个点上。

    “当今之华夏顽疾,便在法不下乡。法理不下乡,百姓皆愚昧,愚昧者不可成事。”

    宋北云打了个响指:“则招兄,继续说下去。”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