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第二日,翰林院石大学士直接上奏了,他不知是哪里来的胆子也不知是受了谁的蛊惑,昨日那么怂的他,今日直接请旨流放宋北云…… “官家,其实我最担心的是最后百官群臣跪在宫门之外哭诉。” “这他娘的是逼宫了吧?”赵性侧过头:“这事能忍?” “能不能忍,先看他们会不会干了。”晏殊倒是忧心忡忡:“所以我为何不让您插手,您现在只能当个公断之人,不偏不倚。行天下之公理,否则百官那边定要出岔子。” 赵性深吸一口气:“明天起个章程,让宋狗给老子回来。” “那也得等到清明之前了。而且最好是在新一轮官员调动选拔之后再把他弄回来。”晏殊将石大学士的奏章扔到装瓜子壳的篓子中:“现在么,就让他们先讨论一番,我泰山与丁大人还是能控制局面的。” 赵性冷哼一声:“几年好日子过够了,又想爬到朕头上了。” 晏殊笑了起来:“以前倒是简单,现在可难咯。官家可知为何?” “大宋有脊梁了。”赵性脸上露出了笑容:“长安便是大宋的脊梁,不过这帮子新贵真的恶心啊,他们明明是靠新政起来的,但转过来却要打压新政。” “正常的,因为他们不想子孙后代再与那些庶人争一块馍馍。” “行。”赵性冷笑:“朕就让他们吃粪!” 而此刻的宋北云在干什么? 他什么也没干,只是正蹲在一个窑洞面前跟一个当地老农讨论怎么才能在这片地方种粮食。 他今日刚接到圣旨了,已经因为私自调数万大军而被贬为长安县令了。 但这长安县令坐着,雍州刺史站在他身边,微微弓着腰,一脸严肃认真。 “你记一下。”宋北云转头对新来的雍州刺史说道:“看看能否优选培育新种麦种。” “是,宋大人。” “嗯。”宋北云起身朝那老农拱了拱手,继续往前走去:“这地方不是个丰收之地,但也不是不能种粮食。天底下没有什么都行,没有饭吃可是要恐慌的。” “宋大人说的是,下官……” “唉,我现在才是下官。”宋北云摆了摆手:“等过两日我返回长安之后,就把东西搬去县衙。” “别别别……”刺史脸都绿了:“宋大人,那可万万使不得啊……”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