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这是结束的一剑。 以轩辕怀目前的状态,决无法抵挡。 无论是正面将其击败,还是激发了他身藏的某件护身宝物,都意味着这场压轴大争彻底终结。 轩辕怀面色不变。 只是相貌在空灵线条和醇厚面目之间变幻了七次,旋即轰然崩散,化作一团丈许方圆的清气,宛若一颗星辰降临身前,无数精妙道则流转,竟是将归无咎最巅峰的“空蕴念剑”剑意抗拒在外。 不明就里之人,只怕方才那一瞬还以为轩辕怀就此兵解入寂了;三息之后,才能看出是一种防御手段。 归无咎微感惊讶,本欲再出第二剑。 但就在即将出手的一瞬间,忽地涌来一道莫名感应——一种莫名的欢欣飞扬之念,似乎自己得了莫大的机缘。 心中有一个明确的信号—— 在宛若白驹过隙、轻舟飞渡的那一刹那之后,自己已独立云霄,空空如也。 思绪微动,归无咎神意自纳物戒中一引,取出一道图卷。 光影一照,三十六像横立一线。最当头的一位,已非从前的变幻闪烁之象,而是彻底稳固下来,和二卷、三卷中的人物相同。 不是归无咎本身像,更有何人? 原来,轩辕怀施展的最后这身化流光的手段,虽然堪称是不坏不灭的防御至法,但却是以本身修为降等为代价。动用此法一次,就算复原回来,也只是和玉离子、秦梦霖相似或略胜的境界,不足以维持和归无咎并驾齐驱的旧观。 所以,轩辕怀虽未正式认负,或为归无咎亲手击败,但此战事实上已然结束了。 归无咎闭目沉吟良久。 今日,可谓是他道途中至关重要的一日。 此时此刻,旁人来猜想,归无咎大约是两种可能的心境。 其中一种,是意气奋发,昂扬不可一世。执当今终极盛世之牛耳,气壮山河,有飞扬跋扈之雄。一旦在极短的时间内功成道境,光芒必将超越一切先贤。 另一种心境,是冷冷清清,平平淡淡,在无人能够企及之处,未尝没有“高处不胜寒”的心境。古今所无,难得知音。 甚至于就是归无咎自己事先猜想,在自己战胜轩辕怀的那一刻,多半是两种念头中的一种。只是自己修持极厚,道心稳固,此等念头一闪而逝,大约只是可堪玩味的程度,不至于损真伤情而已。 可是这一刻真正成为现实,归无咎才恍然察觉,自己之心念虽然由满足而生刚健,由刚健而生信心,但是却恰好不左不右,不偏不倚,其实并不是两种心境中的任意一种。 自信不疑,从容中道。 且他之道侣、故交、密友等,不乏功行卓著极为杰出的人物。虽然较归无咎略逊,但亦无碍于光辉自现,不为任何人所夺。如今归无咎虽已独立潮头,却也并无寂寞之心。 因为击败轩辕怀,既是极大的成功,又是他从未怀疑过的必然;更是他道途中继往开来,终将翻过的一页。 凝神数息,回味这五百年的升降起伏,龙争虎斗,归无咎轻轻舒了一口气,曼然道:“不偏不倚中道持,天地生我应如是。” 同时缓步前行,来到那“四叶草”面前。 此时归无咎有绝对的信心,此物再度现出任何人的照影,亦非自己之敌。 第(3/3)页